外地用餐要訣


  退休這幾年旅遊的機會大增,除了在國內四處跑,有機會也到世界各地看。管他到什麼地方,也不論白天有多累,感覺每天只要照顧好兩件事,第二天必定容光煥發。
  哪兩件事?
  一是要睡得好,二是要晚餐吃得好。
  只要晚餐好,一餐便足夠。多了,和自己的健康和體重過不去。
  睡得好不好跟個人習慣有關。有些人一閉眼就能睡、一躺下就打鼾,這種人看了令人羨慕,我只能拱拱手說:「幸福!」
  我不屬於「幸福」之流,因而格外注意晚餐的品質。否則,兩樣都照顧不到,旅遊五天就幾乎只剩半條命。
  如今地方走多了、餐飲吃多了,慢慢累積出一些心得。對某些讀友來講或許是老王賣瓜,但不妨看看作為參考。
  到達一個陌生城市,完全搞不清楚東南西北,甚至語言都不通,要如何找一家好的餐廳,又如何讓自己吃得滿意,有以下幾個原則:

壹、參考客人人潮

  除非你快要餓死,而附近又只有唯一的一家餐廳,否則,門可羅雀的餐廳千萬不要進去。尤其不要走進那種「一群服務員倚窗盼望」的餐廳,還沒走進去,內心就感到無比的壓力。
  人潮永遠是選擇餐廳的第一原則。因為門庭若市的餐廳通常保證了三件事:價格合理、材料新鮮、味道不差。
  價格合理不代表便宜,只是肯定不會訛詐客人。
  人流量大,食材必然新鮮。
  食材新鮮,味道就不會離譜;客人又慕名而來,廚師手藝應該不差。
  不過,單看客人人數的多寡還不夠,更要觀察客人的成分。
  最好的餐廳是老闆和員工自己都吃,其次是本地人,最後是觀光客。
  假如只賣幾樣菜(例如臭豆腐、麵線),倘若老闆和員工自己也敢吃,肯定食材、配料,或是衛生程度都沒問題。
  本地人是識途老馬,跟著吃也應沒問題。
  人潮多寡固然重要,但要有個限度。若是多到排成一大長列,必須苦苦等候,或是像打仗般搶來搶去,再是美食佳釀我也不吃。
  吃是一種享受。
  享受包含了味覺與心情。
  要等很久,或是奮力前衝才能搶到一碗,再好的心情也會被徹底破壞。
  心情一旦破壞,魚翅燕窩也如糞土。
  同樣的,裡面亂成一團、老闆穿著邋邋遢遢的餐廳,管他多有名、多便宜,我毫無吃的心情。
  有時候看到餐廳垃圾滿地,老闆卻閒坐著看電視,我是發自內心地奇怪,他憑什麼開餐廳?

貳、考量時節與區域

  什麼時節、什麼區域盛產什麼食物,也是外出用餐的一大考量。誠所謂「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」,更不要違背大自然的規律。
  聽起來很簡單,有時候還是會犯錯誤。
  例如住在海邊的朋友,平常吃慣了生鮮海產,吃久了嘴巴刁了,再也吃不慣冷凍食品。
  可是,注意到了嗎?歐美文明國家不鼓勵殺生。尤其是內陸城市,魚類幾乎全是冷凍食品。如果你屬於這種嘴巴吃刁的老饕,盡量不要在歐美餐廳點海鮮類菜色。
  另一個例子是生菜沙拉。
  熱帶國家雨水足、陽光夠,蔬菜長得快,因而含水量高,也比較甜。
  可是,如果到了寒帶,蔬菜種類少、長得慢,味道相對的苦。若堅持要來一盤生菜沙拉,往往會看到一盤「各種稀奇古怪的小蔬菜」,看起來美侖美奐,吃起來卻讓人想一口吐出去。
  反過來說,寒帶國家的海鮮也因為長得慢,肉質較細密,以致口感較好。
  區域決定食材的品質。食材品質又影響到流行菜色與廚藝。我在捷克旅遊十天,吃遍各種菜色,發現只有烤鴨,不管在哪家餐廳都有一定的水準。至於牛排、豬排、魚排,也不管在哪家餐廳,都讓人吃得有點失望。 
  


  去歐美旅遊除非在國際性大都市,千萬不要嘗試日本料理或中國菜。因為這兩種菜的食材與配料都不易取得,地點偏僻的餐廳只能勉強拼湊,味道不地道也罷,價格還高。

參、什麼都會的餐廳通常什麼都不會

  走進一家不熟悉的餐廳,如果侍者送上的菜單「琳瑯滿目」,最好有個心理準備──菜色好不到哪!
  反過來講,如果這家餐廳只賣一種菜,你認為它可能差嗎?
  赴捷克旅遊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各家餐廳的菜單,對「什麼都會的餐廳通常什麼都不會」的感受越來越強烈。
  上個月到台中,晚餐在中華路附近找餐廳,走了兩條街卻沒發現一家順眼的餐廳。最後瞧見一家日本料理店,外表看似不差,走進店裡,瞧見牆上掛滿各式菜牌,什麼炒麵炒飯、焗烤類、燒烤類、生鮮料理一應俱全,心裡就涼了一半。
  可是問老闆,又滿口的「沒問題」。
 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叫了幾道菜。那是近幾個月我吃得最爛的一餐。
  什麼都會的餐廳通常什麼都不會,一點不假。

  最後,講講我對旅行團團餐的觀感。
  假如你了解怎麼吃、到哪吃、吃什麼菜色可能要付多少錢,再清楚參加旅行團時付了多少餐費,肯定會火冒三丈。
  餐費有一部分是導遊的回扣。
  回扣的高低和旅遊城市文明的程度呈反比。也就是,地區越是落後,回扣成數越高。
  最糟糕的是導遊、司機和餐廳老闆沆瀣一氣,推薦什麼稀有山珍海味,多半是假貨,把客人當肥羊宰。
  即使不把客人當肥羊,願意做旅行團生意的餐廳,也沒幾個夠水準。
  夠水準的餐廳應付正常客人都來不及,哪來的時間準備團餐?
  舉兩次經歷,你應明白我對團餐為何如此反感。
  幾年前前往絲路,某天到烏魯木齊市郊的南山牧場遊覽。本來只有一個小時的行程,卻因為騎馬騎得不過癮,我臨機一動,和朋友一起脫團,留下又騎了一個小時。
  那天乘坐公交車返回市區,晚餐依據「本地人潮」的原則,找了家環境不錯的小餐廳。兩人各點一盤邵子麵,外加四道素菜、兩瓶冰啤酒,總花費還不到五十元人民幣(詳細數目記不得,但是肯定「非常便宜」),卻是整趟行程中「最令人懷念」的一餐。
  為什麼令人懷念?
  菜是自己點的、現炒,對味又新鮮。不像團餐,大部分菜是事先做好的,不知悶了多久,該熱不熱、該脆不脆、啤酒是溫的,吃了只讓人倒胃。
  另一次前往法國旅遊,在巴黎待了三天。正餐六餐,只有一餐到了家「半調子」法國餐廳──烤鴨不燙、海鮮有異味、不入流的紅酒一杯──這有資格代表法國美食?
至於其餘五餐,全在中國餐廳──一桌八人,八道極其通俗的爛菜,一大盆白飯,一大盆蛋花湯。若是不幸,某一天的中、晚餐都安排在同一家餐廳,連那兩餐的八道菜往往都沒變化。
  這就是團餐!被層層剝削也罷,最大的問題是一大群遊客同時出現,餐廳的服務水準必然下降。
  在這種令人氣得想拍桌的餐廳勉強填飽肚子,走在外面的街上,卻見其他遊客吃著豐盛的美食,每桌還有一瓶紅/白酒,看了能不令人嘔氣、口水直流?
  若有可能(通常都不可能),參加旅行團在報名時就應拒絕團的晚餐,把每天省下的錢,再補貼一點,鐵定可以享受豐盛的異國美食。
  就算是「補貼許多」,就我的眼光看,也值得。
  為什麼值得?
  出國旅遊主要在觀察和體驗異國文化。而所謂文化,飲食文化又佔了其中一大項。
  花了大筆的機票錢和住宿費,卻到水準不夠的餐廳用餐,錯過品嘗異國美食的機會,豈不是天下最愚蠢的選擇?